星巴克承認使用過期食材 央視網:星巴克的“震驚”令人震驚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12月13日,“星巴克私換標簽使用過期食材”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,引發網友集中熱議。
針對此事,@星巴克中國 發布聲明稱,“我們已經關注到有關無錫星巴克兩家門店的報道。對於報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問題,我們深感震驚。”
星巴克稱,已於第一時間關閉這兩家門店,並立刻啟動深入調查。
13日深夜,@星巴克中國 再發聲明:經過調查,我們已確認12月13日媒體報道的兩家無錫門店的夥伴(員工)確實存在營運操作上的違規行為。
保障食品安全,我們責無旁貸。這兩家門店的情況,高度警示了我們在食品安全標準的日常執行中存在不足。對此,我們向所有星巴克顧客致以最誠懇的歉意。
對此,央視網評論稱,星巴克方麵的“震驚”未免讓人有些震驚。記者在兩家門店暗訪多日發現,這類亂象是存在已久的潛規則,能被扒出並曝光並非偶然。對習焉不察的違規操作“深感震驚”,是否恰恰說明其檢查與風控機製有些時候形同虛設?
星巴克沒有加盟店,國內5000多家門店都是直營店,直營店出問題,更難辭其咎。更何況,不同門店相繼栽在“使用過期食材”上,是否與其報廢過期食材會影響門店績效的考核方式有關?這些深層次和機製性問題不正視,就不能排除輿情過後依然故我的可能。
“金標準”不該是標榜出來的,“嚴格執行”不能流於形式。此類醜聞頻發不啻為對企業品牌力的損害與透支。身為頭部企業,有責任在食品安全等問題上起到行業示範作用,而不是用違規之舉自己砸自己品牌——再好的金字招牌,都經不起這樣的“實力自毀”。
據此前新京報報道,記者在無錫市兩家星巴克門店臥底調查發現,在所謂的“金標準”下,一些門店觸碰了食品安全的紅線:食材過期後仍繼續用,做成多款暢銷飲品售出;主管、店員“言傳身教”篡改保質期,有的食材被人為“延保”一周;承諾“開封後不過夜”的糕點,第二天偷偷上架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